为什么在南极建科考站,我国在南极有哪些科考站
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其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
根据1959年各国签订的《南极条约》,地球南纬60度以南的整个南极地区,都必须用于和平目的,禁止强占领土、军事行动和商业采矿。
对于科学家们来说,南极是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可是极地常年被冰雪覆盖,天寒地冻,如果没有科考站,科学家们就难以长期稳定安全地在极地工作。
目前,我国现有5个南极科考站:
1.长城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考站,设立时间1984年12月31日,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属于常年科考站。
2.中山站:这是我国第二个南极科考站,建立于1989年2月26日,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属于常年科考站。
3.昆仑站:这是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设立于2009年1月27日,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为度夏科考站。
4.泰山站,是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设立于2014年2月8日,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距离中山站约520公里,海拔高度约2621米,为度夏科考站。
5.罗斯海新站: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
中国的南极科考站是科学家们在极地考察研究的大本营。就拿长城站来说,其生态环境实验室有实体显微镜、海流计、冰厚测定仪、海冰钻等供科考队员进行地质、生态环境、生物研究使用。昆仑站是南极地区海拔最高的极地科考站,中国在那里建立了观测条件最好的天文台,还布置了一个深冰芯钻孔。数年后,科学家会了解并告诉我们,过去南极气候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将使我们从历史的隧道中走出来,看到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
目前,世界上一共有51个国家参与了极地考察,建立了70多座各种类型的科考站。南极考察是为了研究南极在全球生物圈的影响,以及南极对全球生物圈的作用和反馈。当然南极大陆蕴藏的众多资源,及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也是各国热衷于考察这片冰雪荒原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