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皇帝是如何得到汉族的传国玉玺的

大清朝皇帝是如何得到汉族的传国玉玺的

后金天聪八年(1634)九月,多尔衮在征伐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残部的时候临之以威、施之以谋,未费一兵一卒,便让林丹汗余部不战而降。

这个功绩说小不小,但说大也不算太大,因为与多尔衮立下的另一份功劳相比,区区的军功都不值得一提。那份大功便是:多尔衮自林丹汗余部手中得到了失踪200多年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乃是由春秋时期著名的和氏璧制成。秦朝时,咸阳玉工王孙寿奉秦始皇命将和氏璧精研细磨,雕琢成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的玉玺;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用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

之后的历代帝王,都将此玺视为帝王信物,奉为镇国之宝,得到它就象征着该帝王“受命于天”,失去它则意味着“气数已尽”。凡是登上帝位却没有此玺的,就被人讥笑为“白板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被世人所轻蔑。

传国玉玺在中国历史上几经出没,到了元末之时,元顺帝携玉玺远走大漠,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深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而最终还是无功而返。传国玉玺从此再也不知所踪。

如今,“传国玉玺”被多尔衮自蒙古人手中取得,并将之献给皇太极,此功可称为不世。皇太极在下定决心征讨蒙古之前,是绝不会想到这个惊喜的。

在努尔哈赤时代,朝鲜和蒙古只是后金与大明王朝之间的两枚棋子而已,并没有被给予多大的重视,最多是防止在后金与明作战时被其束手束脚罢了。

但皇太极却不这么想。为实现征服明朝君临天下定鼎中原的远大抱负,他改变了努尔哈赤对朝鲜和蒙古不重视的态度和做法,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扫除征明后顾之忧及削弱明朝外围势力。

朝鲜是后金东部邻国,也是历史上中国的附属国。明朝建立后,朝鲜始终依附于明朝,即使在后金大举进攻明朝,明军节节败退之际,朝鲜依然在为明廷摇旗呐喊。明将毛文龙之所以敢于对后金的后方进行骚扰,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朝鲜的鼎力相助。因此想要压制明朝,朝鲜是一个必须争取到手的对象。

为此,皇太极两次对朝鲜用兵,迫使朝鲜国王与后金订立君臣之盟,向后金称臣纳贡,并将朝鲜太子李造及皇子李警当作人质,强行带回盛京软禁。

后金的西面则是漠南蒙古。漠南蒙古的领地位于明领地与后金领土之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皇太极说过,“我满洲与尔蒙古,原系一国”,他这话的用意很明显,就是拉拢蒙古,以蒙古为同盟,共同对明廷动兵。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