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割据什么时候开始的,对唐朝有什么影响?
藩镇割据是唐朝中后期出现的掌握重兵的地方势力割据一方,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完全受中央政府控制,互相攻伐、对抗中央的局面。
藩镇割据出现于安史之乱以后。当时中央权力衰弱,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互相攻伐,开启了藩镇割据时代。
唐玄宗时,因为喜立边功,使得边防重镇的军事实力迅速增强,当时的精兵猛将都聚集在边镇之地,地方实力开始发展起来。
天宝初年,唐朝共设置了安西、北庭、河西、朔方等九个节度使和岭南五府经略。这些边镇掌握了全国六分之五的军队。
在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朝廷被迫以魏博、成德、幽州三镇分授安史旧将为节度使。他们在辖区内,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形成河朔三镇的割据形势。
除此之外,朝廷还对内地掌握兵权的刺史多加节度使称号,造成了乱后“方镇相望于内地”的藩镇割据局面。各地藩镇往往父子相继,或为部将承袭其后,山东、江淮之间也多仿效,列镇相望。
九世纪初,藩镇发展到四十几个,形成“天下尽裂于方镇”的局面。
藩镇间或互相攻战,或联合反唐。唐王朝虽屡图削弱藩镇,但收效甚微。元和年间唐宪宗一度平定淮西等镇,河朔各镇也暂时服从中央,但不久又复故态。
这种封建割据局面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将近两个世纪,人民遭受兵祸和残酷剥削,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至北宋初,宋太祖解除藩镇兵权,藩镇割据局面才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