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是谁发动的、发生在哪一年?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因争夺皇位继承权而引发的兄弟相残事件,是唐太祖李渊次子李世民发动的,事件发生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
唐朝建立后,李渊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协助处理军国大事。实力雄厚的次子秦王李世民文武双全,武功卓著,因而形成了太子与秦王两大势力。
李建成担心李世民的声威和力量会危及自己未来的帝位,就拉拢四弟李元吉,许诺登基后封他为皇太弟。因为秦王府拥有许多骁勇的将领,李建成打算引诱他们为自己所用,结果未能成功。
于是,李元吉向高祖诬陷尉迟恭,把他关进奉诏命特设的监狱里审问处治,准备将他杀掉,由于李世民再三请求保全他的生命,这才得以幸免。
李元吉又诬陷左一马军总管程知节,高祖将他外放为康州刺史。程知节对李世民说:“大王的辅佐之臣快走光了,大王自身又怎么能够长久呢!我誓死不离开京城,希望大王及早将定下计策。”
适逢突厥入侵,李建成就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并调用秦王府的将领,以把握住秦王的兵权,然后趁机除掉李世民。
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先发制人。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瑾等人入朝,在紫宸殿北的玄武门埋下伏兵,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细,也一起入朝,骑马奔向玄武门。
李建成、李元吉来到临湖殿,察觉到了变化,立即掉转马头,准备向东返回东宫和齐王府。李世民跟在后面呼唤他们,李元吉心虚,先张弓搭箭射向李世民,但由于心急,一连两三次都没有将弓拉满,箭没有射中。
李世民搭弓射箭,射杀了李建成。李元吉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寻求李渊庇护,但尉迟恭迅速追上,射杀了李元吉。
玄武门之变的结果,李世民射杀了李建成,尉迟恭射杀了李元吉。之后,李建成、李元吉的几个儿子均被杀害,部属如魏徵等大多被赦免。
六月七日,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被迫交出实权,军国大事全部委托给李世民处理。不久,李渊退位。
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年号为贞观。这次事件史称“玄武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