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四镇之乱是哪四镇?四镇之乱名词解释

唐代的四镇之乱是哪四镇?四镇之乱名词解释

唐代的四镇之乱是指德宗统治时期发生的藩镇叛乱事件。所谓四镇,具体是指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李惟岳、魏博镇节度使田悦、淄青镇节度使李纳,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

唐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要求袭位。唐德宗不许。李惟岳便勾结魏博镇田悦、淄青镇李纳、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共同起兵反抗朝廷。

唐代的四镇之乱

于是,德宗调集军队,与四镇展开了战斗,不久,梁崇义和李惟岳兵败被杀,田悦和李纳也遭重创,削藩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德宗对有功藩臣封赏失当,引起卢龙镇节度使朱滔和成德镇降将王武俊的不满。两镇联合田悦、李纳再行叛乱,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称为“四王”。

四王还共推也已反叛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为主,南北呼应。建中四年(783年),德宗征调驻守京西地区的泾原兵出关平叛,由于泾原兵不满犒赏太少,经过长安时发生哗变,拥立废居长安的太尉朱泚(朱滔之兄)为主帅,攻入长安。

德宗被迫北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不久,朱泚在长安称帝,建国号秦(后改为汉)。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率兵勤王靖难,但到长安附近后遭人陷害,反而与朱泚勾结在一起。

德宗又从奉天出奔,经周至,南至洋州、成固,又西行至梁州,又欲去成都。然而,出逃并不能解决问题,德宗无奈之下采纳宰相陆的建议,发布《奉天改元大放敕》,分化瓦解了叛乱势力,很快,魏博、成德、淄青等镇归顺朝廷。

后来,德宗依靠神策军将领李晟攻入长安,朱泚被部将所杀,泾原兵变得以平定,德宗一波三折的削藩行动以双方的妥协宣告结束。

但是,由于唐军讨伐无功,德宗不得不与藩镇妥协。建中五年正月,下罪已诏大赦天下,于是王武俊、田悦、李纳皆去帝号,上表谢罪,表示仍做藩臣,事实上仍是各据一方,削藩战争没有取得最后胜利。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