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灭佛是一次什么运动?会昌灭佛名词解释

会昌灭佛是一次什么运动?会昌灭佛名词解释

会昌灭佛是唐武宗李炎推行一系列“灭佛”政策,以会昌五年(845年)四月颁布的敕令为高峰,使佛教在中国受到严重打击,史称“唐武宗灭佛”或“武宗灭佛”。

唐代后期,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

会昌灭佛

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恶佛教,会昌年间又因讨伐泽潞,财政急需,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励和李德裕的支持下,遂于会昌五年(845年)下敕,于东西两都两街各留两寺,每寺留僧30人,地方州县寺庙视情况保留,其余非应留者皆毁去。

所废寺院田产没官,钟磬铜像委盐铁吏铸钱,铁像委本州铸农具。私家所有金银佛像,令一个月内送官。政府从废佛运动中得到大量财物、土地和纳税户。

经过这次灭佛,佛教寺院财产被剥夺,僧尼还俗,寺庙遭废,经籍散佚,佛教宗派因失去繁荣的客观条件,从此也由极盛而走向衰微了。

但是,大量僧尼还俗,寺庙土地与财富收归政府所有,客观上也减轻了人民供养僧尼的经济负担。除此之外,其它从西域传来的宗教如祆教、摩尼教和景教等均受到打击。

会昌灭佛是一次寺院地主和世俗地主矛盾的总爆发,佛教遭到的打击是严重的,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第二年武宗死,宣宗即位.又下令复兴佛教。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