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祭祀的“四祭"、“三牲”是什么?

古人祭祀的“四祭"、“三牲”是什么?

祭祀是宗教最主要的活动方式之一。古人举行祭祀活动,一是出于对天地及先祖的崇敬和感恩之情;二是欲求以此能够风调雨顺、获得保佑,实现自己的夙愿。

夏、商、周三代是我国祭祀活动的鼎盛时期,三代所使用的祭名、祭品也不尽相同。但将其归纳起来,祭祀的名称和祭品主要有四祭、三牲。

什么是“四祭”

四祭

古代(先秦以前)一年四季都要举行祭祀活动,春天的祭祀叫做杓,夏天的叫做稀,秋天的叫做尝,冬天的叫做燕。杓、稀取阳义。尝、蒸取阴义。这些总称“四祭”。

夏天是阳气极盛的季节,冬天是阴气极盛的季节,所以稀、尝是最重要的两种祭祀活动。有关学者认为,这里指夏代的四种祭名,周代把春天的祭祀叫做祠,把夏天的叫做杓。

关于把春天的祭祀叫做祠,《礼记•月令》中说:农历二月,祭祀不用牺牲,而用玉器、毛皮和缯帛。许慎在《说文解字•示部》中解释说:这是因为春天用来祭祀的物品少,而仪式文词多的缘故。

什么是“三牲”

三牲

“牺牲”是古时祭祀用品“牲”的通称,“三牲”即祭祀所用的贡品牛、羊、豕(猪)。养在栏里到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叫做牢,养在圈里专门用作祭祀的羊叫做宰。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牛一向被认为是天地间的大物,尤其是三代时期,士庶民众是绝不可以用牛当做祭品的。

而猪、羊自古就是普通家庭中饲养的牲畜,所以,平民百姓祭祀求福、得求,可以把自家饲养的猪羊当做祭品。

三代时期之所以一年四季都要举行祭祀活动,并对祭名、祭品等有着严格的规定,主要源于帝尧时代的“绝地天通”,其目的是切断平民与神的联系。

我国最早的典著之一《尚书》在其“洪范”篇中,所载箕子向周武王阐述治国之道时,所说的“八政”,其中一项就是对祭祀活动的管理。

由此看来,祭祀在当时不仅是一项宗教活动,还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活动,这也正是四祭、三牲对我国历史文化有着长期影响的主要原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