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口是什么意思?
驱口又称驱奴、驱。驱口一词始见于金代,初时仅称战俘奴隶为驱口,后来良人被掠卖、罪人被籍没的也叫驱口,以后则成为奴隶通称。
驱口属贱民,为主人私产,主人可奴役、买卖和馈赠。驱口婚配须经主人允许。驱口另有户籍,称为驱户,与一般编民有别。
驱口只有通过赎身才能摆脱贱民的身份,成为良人。赎身的费用通常要相当于或大于该驱口终身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对于绝大多数驱口来说,赎身是根本不可能的。金世宗大定末年,开始禁止买卖驱口。
元时也有驱口的称谓。蒙古灭金过程中,掠民为奴的现象非常严重。元代宫廷和官府都占有大批驱口,称为官户、监户等。贵族、官僚占有驱口的数字是很惊人的。
驱口主要被用于家内服役,用于农牧业、手工业生产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由于王公贵族拥有驱口过多,影响政府的收入,因此统治者时有下令释放驱口的行为。但终元一代,驱口一直存在。
元代政府也曾给这些驱口另立户籍,就称作驱户。然而,由于元代驱口的大量存在,这对于当时的政府收入就构成了一种威胁,就收不上税了。
所以,国家也多多次下令释放一部分的驱口给它们加入到国家的编民行列当中,给国家缴纳赋税,给国家承担劳役,可是这个数量仍然还很多。所以纵观有元一代,这一项腐朽的制度才跟着崩溃。
由于驱口所受压迫较之一般劳动者更加惨重,因而引起各种形式的反抗。金末山东红袄军起义,就有驱口参加,元末农民战争中,许多驱口也纷纷参加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