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副铠甲起兵,努尔哈赤崛起辽东的前奏

十三副铠甲起兵,努尔哈赤崛起辽东的前奏

有一年,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面前的龙案上摆放着两份奏折,一份让人感到兴奋,那是李成梁上奏剿灭辽东大患阿台部的捷报。

另一份则让人感到头疼,同样是李成梁所奏,但却是因古勒城一战,属于明军一方的觉昌安和塔克世被杀,其后代努尔哈赤向明朝廷索要赔偿的奏折。

此时大明内阁首辅、创建并实行一条鞭法的张居正刚刚辞世不久,明王朝的下坡路还没那么明显,国家实力仍在,真要是赔偿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然而,以天朝上国之身份向辽东的“化外之民”赔偿好说不好听。

其实努尔哈赤并不指望朝廷会做出什么赔偿。对大明王朝来说,一个小小的建州左卫指挥,哪怕是父子两条性命,也算不上什么。他们的另一个身份——建州女真的部落首领,才是大明王朝所忌讳的。

努尔哈赤之所以向明朝索赔,实质上是在向朝廷表态:我努尔哈赤是朝廷的人。朝廷希望我们女真人自相残杀,那我就自相残杀给你们看看。而这需要朝廷的支持。在朝廷颁给努尔哈赤的圣旨中,他见到了这份希望。

明覆曰:汝祖、父实是误杀,遂以尸还,仍与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复给都督敕书。

——清•佚名《满洲实录》

归还遗体,30道敕书,30匹马。马,对于辽东地区来说不是什么稀罕物,这些赔偿中,最值钱的就是敕书。

在明代,敕书是明朝政府发给女真各部酋长的一种换信。女真各部酋长凭此“敕书”,才可以到马市进行商品交换活动。到了万历年间,只准敕书持有者入京朝贡贸易,敕书数就是朝贡的限额,朝贡贸易由此真正成为敕书贸易。

明代的敕书几乎是一次性发放,因此属于稀罕物。最初发放时,建州女真总共才500道(海西女真有1000道),这次一下子给了努尔哈赤30道敕书,无异于给其部落一个生财之道,一个以辽东特产换钱、壮大自己的机会。

虽然朝廷也算是做出了很有“诚意”的赔偿,但这并不能消除努尔哈赤的复仇之心,因为在复仇心之上,他还有更大的野心。复仇,仅仅是他的第一步。

第一步向谁复仇?目标自然不可能是明朝。努尔哈赤现在的全部家当只有30匹马、1个龙虎将军的虚衔,外加父亲塔克世留下来的13副铠甲,他先将报复的目标锁定在了炸开古勒城门的女真族图伦城城主尼堪外兰身上。

最初,努尔哈赤希望借明军的力量来处置尼堪外兰,但是明军边将警告努尔哈赤,尼堪外兰即将是满洲的领导,你努尔哈赤不过是他的一个子民罢了。

回到其地,努尔哈赤联合起沾河寨主常书等百余人,加上自己的30多人,于万历十一年(1583)四月三十日晚,趁着夜色,向尼堪外兰所据的图伦城(今辽宁省新宾县)发起了进攻,次日东方未明之时,便已将图伦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一番血战之后终于将城门打开,以图伦城守兵弃械投降而告终。

此役,努尔哈赤“得甲三十副,兵百人以归”,取得了起兵之后的第一场大捷,但尼堪外兰却跑了。

在起兵之前,努尔哈赤曾密会了萨尔浒城城主诺密纳兄弟,并得到他们派兵相助的承诺,然而正式发起进攻时,却不见诺密纳兄弟的身影。由于出兵心切,努尔哈赤当时也未做他想。

如此机密的行动却被尼堪外兰在事先得知了消息,是谁告的密?不言而喻。

当努尔哈赤尚在路上行军时,尼堪外兰已经带领家眷偷偷地溜出了图伦城,逃往嘉班城(今辽宁省抚顺市东大甲邦),努尔哈赤派弟弟舒尔哈齐直扑嘉班,尼堪外兰又仓皇向鹅尔浑(今辽宁省抚顺市)狂奔而去,躲过了这一劫。

其实,尼堪外兰在古勒城之战中又有什么过错?古勒城本身就是一颗不定时炸弹,留着它只会让朝廷旦夕难眠、寝食难安,对维护边境之稳定更是一大祸患。这根眼中钉不予拔除,那只能说明朝廷软弱与无能。因此,朝廷攻打古勒城只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尼堪外兰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古勒城之战后,明廷亲口许诺立尼堪外兰为满洲之主,但尼堪外兰的实力却远远不够。努尔哈赤用尼堪外兰开刀,一方面是向明廷表示归顺,一方面又有示威之意,而他根本的目的仍在于统一整个辽东地区,用雄厚的实力与明廷对抗。

应该说,尼堪外兰是努尔哈赤崛起之路上一块可悲的垫脚石。正是踩着这块石头,努尔哈赤才建起了日后的广阔天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