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张仪的合纵与连横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什么

苏秦张仪的合纵与连横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什么

作为连横家,张仪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凭借其非凡的辩才让君王听信其言。张仪在各国间忙碌时,苏秦也同样四处游说各诸侯国,劝国君合纵,共同抵御强秦。

与连横相比,合纵进展得较为迅速,成绩斐然。

苏秦张仪的合纵与连横

建立合纵联盟就如打造铁链,每一个国家所代表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打造得很牢固。如果有一个环节的工夫做得不到位,铁链就会断裂。张仪需要做的就是打碎合纵铁链上的一环,因此,他的工作比苏秦容易。

放眼天下,魏国是合纵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张仪决定出使魏国。张仪做出这个决定,有三大原因:

第一、 魏国是衰落的大国,屡屡遭受秦国侵犯,无力自卫。

第二、 魏国被秦国侵犯时,其他合纵国没发兵相救,这让魏王深感到不公。

第三、 第三,张仪是魏国人,与魏人熟悉,对魏王很了解。

辞去秦相一职,张仪前往游说魏国,劝它脱离合纵,归附强秦。张仪以为很容易就会将魏国说服,结果却并非如此。尽管吃了秦国多次败仗,甚至曾经面临亡国的危险,但魏国态度还是很强硬。

魏国之所以能够如此强硬,第一是因为怨恨,第二是因为有了靠山。魏国屡遭秦国侵犯,怨恨极深。此外,魏王已经重新加入合纵,现在的合纵已经不是以前的合纵了。魏国的风光已经不在了,实力远不如前,魏惠王对秦国的忌恨却没有随着国势的衰弱而减弱。

和平谈判解决不了问题,就用武力解决。魏惠王不吃张仪的敬酒,秦惠文王就送来罚酒,发兵攻打曲沃和平周。魏国不堪一击,秦军大胜而归。攻陷曲沃和平周后,秦王对张仪万分优待。游说魏王不成,致使秦王大怒发兵,耗费国家积累,还无功受禄,张仪心里过意不去,不好意思回秦国,所以继续待在魏国。

四年后,魏惠王去世,新魏王继位,人称魏襄王。魏襄王年轻气盛,却并非毫无头脑,所以并没有被张仪的计谋蛊惑。游说仍旧毫无结果,张仪勃然大怒。既然游说不成,他便开始暗地里策划秦国攻打魏国。魏惠王在位时没有打过秦国,魏襄王还是打不过秦国。秦、魏两军相遇,魏国只有挨打的份。

被秦国打败一年后,魏国接着在观津大败给齐国。偌大的一个魏国,随着土地一天天被削割,国家已经危如累卵。

魏国衰落了,无论大国小国都想趁火打劫,秦国更想将其吞并。但与魏国接壤的韩国开始担心起唇亡齿寒的问题。所以当强秦将魏国逼上绝路时,韩国站出来尽力帮魏国解围。秦国欲出兵伐魏,小小的韩国敢跳出来干扰,秦王大怒,于是发兵攻打韩国。结果秦、韩两国军队相遇,韩军势弱,不堪一击,被秦军斩杀八万余人。

秦国一举诛杀八万多韩军,各诸侯国十分恐惧,对秦国更加畏惧。古代战争,人力很重要,极少出现斩杀八万敌人的情况。秦国大开杀戒,诸国国君已经开始胆战心惊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