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其人和他的“仁政”思想
孟子是战国中期邹国人,据说3岁丧父,孟母很艰辛地把他抚育成人。过去讲严父慈母,父亲是板起脸来教育,而母亲是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这样相辅相成,才能把小孩抚养成才,母教非常重要。
一般的说法,孟子是子思的学生,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曾参的学生。因此这一派也称思孟学派。其实,按年代推算,说孟子是子思的学生,是怎么算也算不过来的。
比较正确的说法,还是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讲的,其受业于子思门人。就是说孟子的老师应该是子思的学生。这个学生可能不出名,连孟子自己的书里也只提到老师是子思的门人,没有提姓名。后来孟子名气大了,就误传成了子思的弟子。
孟子生活的时代,最盛行的学说是兵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等等。因为那时候各国诸侯都想扩充实力,大一点的想兼并天下,小一点的至少想要守住祖宗基业。所以最实用的就是兵家、纵横家、法家这些可以富国强兵的学问。
孟子在中年以前周游列国,想推销自己的政治思想。他的政治思想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仁政”。
《孟子》书中描写他每次浩浩荡荡带几十辆车,几百个学生到各国去,名声很大。最初那些君主们也很礼贤下士地接待他,但听到他讲的仁政这一套,听得都打瞌睡了。孟子这套扯得太远了,君主们听不进去,结果他只能四处碰壁。其中一度最风光的是在齐国。
齐宣王即位后,恢复了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曾经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学术中心。天下各国的学者纷纷赶到那里去讲学,非常热闹。后来慢慢衰弱,直到齐宣王时代被恢复。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汇集了上千个名士,还不算旁听的在内。
孟子听到后前往齐国,在那里吸收了各家之长,突破了孔子原来的思想体系。
孟子对齐宣王抱有很大希望。因为齐宣王表现出对他的仁政理论有兴趣,所以他希望仁政理想可以在齐宣王手里得到实现。
当时齐国是一个大国,有实力可以和楚、秦一争天下。孟子的想法是,如果齐宣王能够按照我这套仁政理论统一天下,那么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就得到了实现。但孟子最后还是失望地离开齐国。回到故乡时已经六十多岁,从此不再出门,和学生们一起著书立说,编订《孟子》一书。
在孟子那个时代,各国互相打来打去,杀伐征战,血流成河,都是凭实力,结果受苦的都是老百姓。在这年头,孟子提出仁政,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所以,他不论听到哪个国家,哪怕像滕国这样的小国,只要其国君对仁政有兴趣,就会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地赶去,推销自己的学说,最后再灰溜溜地离开。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也差不多,最流行的是金融、信息等学科,你还要去推销这些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政治理想,很难,也会到处碰壁。
很多人没读过《孟子》,但只要一读,就会发现很多话都是平常非常熟悉的。每一页上至少都有一两句话是耳熟能详的。除非你从来不读书,只要读过一点书,就会非常熟悉。
孔孟的思想能够影响到现在,当然是有道理的。现在很多人都把原因归结于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利用。
但更深一步地问,过去被统治者捧过的“圣人”很多,为什么大部分都不能深入民间,为什么从“五四”开始批孔孟批得很猛烈,但他们在民间的影响力始终很难消除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