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是谁提出的? 仁政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仁政是谁提出的? 仁政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仁政”是孟子提出来的,也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济、政治、道德伦理、教育等等。

他主张鼓励农业发展,对统治者要求“以德服人”,重“仁”“义”而轻“利”,重视人民的地位和力量,重“王道”而轻“霸道”,在社会道德伦理上主张树立儒家所倡导的宗法伦理制度,教育上提倡兴办学校等。

仁政是孟子提出来的

1、不违农时

孟子反对私人占有田地的思想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但“不违农时”是其政治主张中极具价值的部分。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意思是要求人们顺应时节变化种植谷物,捕鱼不用细密小孔的渔网,砍伐树木也要按照时令进行,这样粮食就吃不完,鱼鳖就捕不完,木材就用不完。

2、王道与霸道

王道和霸道是中国古代两种不同的统治方式、政治理想。孟子认为施行仁政、以德服人叫“王道”,以武力、暴力压制别人称为“霸道”。

孟子崇尚王道而贬斥霸道,法家则推崇霸道,事实上秦朝以后,中国统治者一般是“王霸”并重。

3、以德服人

孟子认为依靠暴力让人服从,人只是被迫服从而内心不服;以仁义道德使人服从,那么人就真的是心中愉悦地服从了。

以德服人就是“仁道”,也是“王道”。反对以暴力治国,主张以仁德治国,也就是孟子所主张的重“王道”而反对“霸道”。

同时孟子反对重利轻义,提倡统治者追求“仁”“义”而轻视“利”。

4、民贵君轻

“民为贵”是孟子“仁政”的重要内容。在《孟子•尽心章句下》中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说人民最重要,国家其次,君主最轻薄。

孟子提出这种观点在于指出人民是国家和君主统治的基础,没有人民的支持,国家就不能建立,没有百姓,就没人养活统治者。

虽然在孟子眼中,百姓的尊卑地位依然低于统治者,但“民为贵”的思想重视了人民地位,对中国后世的封建统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