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真正在中国站住脚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最早传入我国内地的准确年代,历史上说法不一。有些史书上记载,西汉哀帝元寿年间便有博士弟子秦景宪跟从月氏国(今新疆伊犁河上游)僧人口授佛经。
一般认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始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
而佛教真正在中国大地上站住脚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佛教,主要是以翻译佛经为主。其中有两个不能不提的重要人物。
一个是道安
道安自幼丧失父母,十二岁出家为僧。早年在华北地区讲学授徒,研究经典。后来带着五百个弟子到湖北襄阳,在南方的东晋传播佛法。当时东晋社会环境比较安定。
道安在那里住了十五年,校勘译本,注释经文,搜求佛典,编撰经录,使中国的佛教文化得以承先启后,循着正规道路发展。
道安在当时佛教界影响极大,各地士大夫都结集在他门下,著名学者习凿齿主动和他交往。379年,道安到长安后住在五重寺内,主持几千人的大道场讲经,并组织翻译,共译经180100字,还提出了许多翻译佛经的理论。道安是中国佛教的奠基人之一。
另一个是鸠摩罗什
此人祖籍印度,生于龟兹。七岁出家学习佛经。早年学习内容以小乘佛教为主,后改习大乘佛教。
罗什在青年时就以才智过人,深明大乘学说而声誉日隆。后秦姚兴攻占凉州,罗什被迎入长安,住在逍遥园西明阁内,开始译经,当时年纪已有五十八岁。
鸠摩罗什前后共译出佛经35部294卷。他的翻译事业在当时是空前的。他的成就,不仅在所译经论的内容上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大乘性空缘起之学,而且在翻译文体上也一变过去朴拙的古风,在力求不失原意之外,更注原本的语言风格。
罗什博览印度古籍,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因此创造出一种读起来使人觉得具有外来语和汉语之美的文体。他所译的经论易于为中国佛教徒理解,对后来中国的佛教影响很大。
当时,他们传播的主要是《般若经》和《维摩经》的空观思想。这很像老子、庄子的“无为”思想,因而吸引了许多士大夫的兴趣,于是佛教徒和士大夫过往甚密。
到了隋唐两代,中国佛教进入繁荣阶段,也正式完成了它的中国化过程,成为普遍的社会信仰。当时有所谓“寺庙遍于赤县,僧尼充溢九州”的说法。
印度佛教各宗经论次第译出,中国佛教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在寺院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学派先后发展为富有中国特色的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