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隋唐开始,佛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隋唐两代,中国佛教进入繁荣阶段,也正式完成了它的中国化过程,成为普遍的社会信仰。当时有所谓“寺庙遍于赤县,僧尼充溢九州”的说法。
当时,印度佛教各宗经论次第译出,中国佛教学者也纷纷著书立说,在寺院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学派先后发展为富有中国特色的宗派。
唐代信佛风气更盛。从唐太宗开始恢复国立译场,历朝相沿,直到宪宗元和六年才终止。
唐代译经的数量和质量超过前人,译出的佛典总数达到372部2156卷,可以说当时印度大乘佛教的精华基本上已经被介绍过来了。
从翻译时间之长,翻译作品之多来说,是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的。
当时,国立译场内制度十分完备:翻译时有译主、笔受、证义、润文等各种分工。在翻译的同时还开展译文的讲解讨论,反复切磋,把翻译和研究相结合。
唐代先后产生了著名泽师26人,其中以玄奘最为突出。
玄奘就是《西游记》里的那个唐僧。他自十三岁出家后废寝忘食,勤苦诵经,遍游南北,参访名师。二十一岁到长安时已读通各部佛藏,学识非常渊博,但他并不就此满足。
当时我国所传唯识系统的经论很不完备,他决心到印度游学取经。629年,他从长安出发孤身旅行到印度,经十七载,行五万里,历经十一国,遇到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带着梵本佛典回到长安。
他先后住在弘福寺、大慈恩寺专志不懈地从事翻译事业。后来,玄奘和弟子们创立了唯识宗。
从隋唐时期开始,佛教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