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为什么没有重用韩非子,最后还杀了他

秦王为什么没有重用韩非子,最后还杀了他

韩非子是战国末年韩国的公子,此时已经到了秦始皇时代。他和李斯是同学,都在荀子门下。

韩非看到韩国的衰弱,曾经好几次向韩王提建议,但韩王都没有采纳。

秦王为什么没有重用韩非子

韩非口吃,不擅于演说,所以就写文章。他的文章写得好,因此传得非常快。当时都是私下传抄,一传十,十传百,传到秦国。

秦王读了以后以为是古人写的。后来得知是在世的韩国人,就发出了“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就是说,如果能见到这个人,和他交往,死而无憾,很想见他。

后来,秦国攻打韩国。韩王知道秦王欣赏韩非,就派韩非作为使节去议和。秦王见到韩非后非常高兴,就把他留下来了,但也没有重用他。为什么呢?

因为秦国当时是李斯执政,他没有自信,怕师兄韩非会威胁他的地位。所以就在秦王耳边吹风,打小报告,说韩非是韩国公子,不可能真心实意帮助你。

过了一段时间,李斯还是不放心,又说服秦王把韩非杀掉以绝后患。

秦王听信了,就要去捉拿韩非。李斯又出来做好人,暗中派人送毒药给韩非。表面上要他自杀,免得受苦,实际上是怕秦王反悔,赶快了断韩非,不让秦王见他。

韩非怀才不遇,最后被自己的同学所杀,也是他的悲剧。

他的名篇叫《说难》,很多人批评他:明明知道游说很难很危险,但还是去说,真是自取灭亡。这是历代文人的矛盾,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历史上一直有这样的人,现代也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