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论语》是指导人生实践的书
这个世界有两个同时代的人,一个孔子,一个苏格拉底。孔子是中国的圣人,苏格拉底也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奠基者,他们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大进步。
孔子的《论语》其实是由弟子编辑而成的。苏格拉底的《对话录》也是他的学生柏拉图记录的。《对话录》全部是师生两人的对话。《论语》有些是对话,有些是孔子自己发表看法。看来人类叙述思维都有共通的发展规律,都是从对话开始的。但两者有很大区别。
《对话录》是学生提出一个概念问题,老师解答问题,基本上是知识论的东西。西方哲学就是以这个为基础的。他们以知识论为基础,就说古代中国没有哲学。中国的哲学家也跟着说中国到宋明以后才有哲学。
其实,哲学就是智慧之学。《论语》里充满智慧,不过它的核心是“解惑”,解决学生的种种疑惑。《论语》是非常实践性的,教学生怎么去处世做人,有时候都是些很具体的问题,但都离不开一个“仁”字。
《论语》提到“仁”的地方一共有109处。孔子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场合,回答学生什么叫“仁”。有时只有一句话“仁者爱人”。可能这个学生比较迟钝,讲太深的道理没有用,孔子就比较简单地回答。
有时候,他又解释恭、宽、信、敏、惠叫做仁,讲仁的内涵。所以109个地方提到“仁”是不同的。
有些人就以为,读《论语》读了半天,到底什么是“仁”,还是抓不住。那是因为你硬要用现在的思维去读。现在的思维喜欢下定义,因为我们都是用惯字典的,字典就是下定义。
如果你要求一个高度概括的定义,这就不是《论语》,不是孔子。孔子是指导你实践,他不需要给“仁”下定义。那么多中国哲学史家拼命要解释“仁”字,那都是用西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思想。
《论语》是一部指导人生实践的书,是一部开发人生智慧的书。怎么知道你《论语》到底读通没读通?我引用程颐的两段话:
一段说,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读了以后一点没心得,等于白读的,这是一种人。“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读懂了一两句就很开心,这两句讲到我心里去了。“有读了后,知好之者”,读了以后很喜欢这本书,又是一种境界。“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读了之后自己不知不觉地跳起来,哎呀,讲得太有道理了!手舞足蹈,开心得不得了.像小孩子一样。
另一段话说,“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所以,读《论语》不是说字面上读通就行了。他是一种智慧开发,随着你人生阅历的增加,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体会、新的理解。这就是《论语》两千多年能够流传下来的魅力所在。如果一本书读一两遍,你就全部掌握了,这本书的价值也就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