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收录多少首诗,唐代为何有这么多诗作

《全唐诗》收录多少首诗,唐代为何有这么多诗作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诗光彩夺目,诗人辈出,作品丰富。清人所编《全唐诗》,共收录了唐代2300多位诗人的作品,共48900多首诗

那么,唐代为什么有这么多诗人、这么多的优秀诗作呢?唐诗所以繁盛,除了社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为唐诗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基本原因外,还有多方因素

比如:唐代实行科举取士,而考试时是要考诗作的。科举以诗赋取士,大大刺激了文人对诗歌的创作。

唐代诗人众多,最杰出的当推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王昌龄、王维、杜牧等。这里只约略叙述他们与京师、关中有关的内容。

1、李白(701—762年)

字太白,绵州昌明(四川江油市)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在反映现实方面有所发展,《古风》中许多反映黑暗现实的诗篇就是在长安生活后期写的。诗人敏锐地感到大唐帝国的辉煌国势要断送在一群腐朽的权贵手中。

诗人在《行路难》、《月下独酌》中述说自己怀才不遇的痛苦,但诗人的性格仍旧是豪放的,仍旧执着地追求着他治国济世的理想。

2、王昌龄(698—757年)

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出身寒微。开元进士。在长安做校书郎时,是他文学创作的一重要时期。

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他的边塞诗虽然数量不多,但篇篇是佳作,因此他也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尤擅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

3、王维(701—761年)

字摩诘,太原祁(山西祁县)人。开元进士,735年(开元二十三年)在长安任左拾遗,晚年隐居蓝田辋川。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庄阁道中留春雨中看望之作应制》一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大明宫通往曲江的阁道中,向西北眺望整个长安城的景色,“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春树、人家和宫阙在春雨中互相映衬,显出帝城的阔大、壮观和昌盛。

4、杜牧

此人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济世经邦的抱负,体现在他的诗作中。诗人经过临潼骊山华清宫有感而作《过华清宫》为: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这两首诗讽刺时政,精妙绝伦,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表现手法相结合,使之成为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诗人写景抒情的《山行》,歌颂秋色美,清丽生动,脍炙人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