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诗作《观书有感二首》赏析
《观书有感二首》是朱熹的诗作。朱熹,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观书有感二首》是他的两首读书心得之诗: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两首诗都是从自然现象人手来说明读书的道理。第一首前两句描写塘水清澈得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悠然徘徊的天光云影。
后两句很自然地引出设问:塘水为什么会这么清澈呢?因为它不是一潭死水,而是有活水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
既然诗题为“观书有感”,显然这样的比喻和读书心得有关:如果不是坚持不懈地读书,又怎么可能获得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呢?所谓厚积薄发,没有深厚的学识积淀,就不会拥有妙悟的灵感。
第二首是从春天涨水的自然现象说起,一夜水涨,本来又大又笨重的大船也变得像一片羽毛那么轻了。
艨艟是古代的一种战船,水浅的时候只能搁浅在岸边,任凭你用尽吃奶的力气也不能推动它一分一毫:可一旦涨水它就可以像羽毛一样轻快地顺风漂流,根本不用费一点儿力气。
这首诗仍然是阐述读书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读书好比水,思想好比巨船,二者相辅相成,水涨船高,这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反之,没有足够的书本知识的积累,就无法推动思想的巨舰向前乘风破浪。
看来,即便是号称天才、神童的一代宗师朱熹,也深深明白、而且也希望他的弟子们都能明白:多读书多积累,才是一切思想成就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