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公案》中的施公是谁,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共九十七回,不知为何人所作,大约成书于乾隆、嘉庆年间。
《施公案》中的施公,是指清朝江南第一清官施世伦,是康熙朝率军收复台湾的靖海侯施琅之子。
施世伦为官期间司法清明,长于断案,从无冤假错案。他为官清正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贵,勤于民事,被百姓称誉为“施青天”。
小说主要讲述了康熙年间施仕伦在黄天霸等江湖侠士辅佐下铲除贪官污吏、破案捕盗的故事。
《施公案》中的故事既有说书艺人的独创,又有对前代的继承改编,其中继承的占大多数,这些来自前代的案例故事在不断的重写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最初的公案小说多被收录于各种文集,直到明代才形成系统的公案小说集。而明代的公案小说又多是单独短篇,一篇讲述一个案件,由案发到结案。尽管后来逐渐具备章回小说的倾向,也只是在个别篇目中初露端倪,长篇体制尚不成熟。
到了清代,就有了《施公案》这样的长篇章回小说,与前代相比艺术性增强。
《施公案》开创了公案与侠义之合流及新的艺术结构,叙事模式由单一到复杂,回目之间前后勾连,环环相扣,情节设计悬念横生、惊险刺激、奇巧曲折。
这类小说的特点是:“每以名臣大官,总领一切”,而侠客则帮助政府。
由于《施公案》宣扬“惩恶扬善”思想,并迎合市民心理,故产生很大影响。京剧《恶虎村》、《连环套》等数十曲剧目,均与小说《施公案》有关。
另外,《施公案》中所写到的武功套路也对后世武侠小说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