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不拔”一直都是贬义词吗?
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中,“一毛不拨”显然已经作为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语被我们经常使用。
但是,从历史上看,“一毛不拔”一词的使用并非全是贬义,有时甚至具有一定的褒义色彩。
据古代小说《燕丹子》记载,燕太子丹被秦王扣为人质,一心想报仇雪恨。燕国侠士田光给太子丹出主意说:我认识一个叫荆轲的,“为人博闻强记、体烈骨壮、不拘小节、欲立大功”,“太子欲图事,非此人莫可”。
在太子丹拜托下,田光找到荆轲,把太子丹的复仇愿望和盘托出:“燕太子,真天下之士也,倾心于足下,愿足下勿疑焉。”
荆轲回答说:“有鄙志,常谓‘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今先生令交于太子,敬诺不违。”
荆轲与田光一样,言必信、行必果,他将匕首藏于图中,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气氛中,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成为千古一侠,流芳至今。
在荆轲回答田光的话中,有“鄙志”一词,这个词语在文中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对自己认定的目标和理想,他全身心地投入,“情为恩使,命缘义轻”,可谓是舍生取义,杀身以成仁。
二是对道不同、志各异的人,他丝毫不肯为之出力,哪怕纤微如“一毛”也不肯拔下相馈,即所谓的“情有异,一毛不拔”。
这里的“一毛不拔”明显是褒义色彩,说明了荆轲忠肝义胆、豪气冲天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