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是不到长江心不死
现代人一般用“不到黄河心不死”来比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境地不肯死心。
关于这一俗语的来历,同样有几种说法。
1、与古诗《公无渡河》有关
据梁启超先生考证,应该与古诗《公无渡河》有关。
传说古时有个白发狂夫执意渡河,不顾妻子的劝止,最终溺水而亡。于是有人感叹此事,作诗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古代常把黄河简称为河,古人便认为这里的河亦指黄河,于是便隐括这首古诗的意旨提炼出“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俗语。
自此之后,“不到黄河心不死”便以其形象生动,广泛流传。
2、从“不得横祸心不死”演变而来
另一说法认为,“不到黄河心不死”是从“不得横祸心不死”演变而来。
意思是说,不得飞来横祸,是绝不会停止目前工作的,对所做的事情是不会死心的。
因为“横祸”与“黄河”古字音上有相似之处,久而久之,人们为了表达得更直接、形象,并避开“横祸”暗含的贬义,遂把“不得横祸心不死”变成了“不到黄河心不死”。
但是在各辞书中,却早已不见“不得横祸心不死”之句,估计此句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了。
同时,由于“不到黄河”还含有古时人们逐水草而居,向往肥沃土地,改善生活的心志,所以,后世应用得较为广泛。
比如清朝的李宝嘉在《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中写道:“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我们横竖总不落好,索性给他一个一不做二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