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社会实现老年人健康长寿具有相当的难度
长寿不等于健康,与发达国家大多在健康事业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不同,我国是在人民整体健康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
虽然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处于中上收入国家水平,但健康预期寿命只有68.7岁,老年人长寿不健康、带病存活时间长。国际比较显示,我国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生命余年比发达国家短。
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男性的生命余年为18年,老年女性为21年,比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分别短3年和4年,与世界最长寿的国家日本相比差距更大,分别要短5年和8年(联合国人口基金等,2012)。
疾病模式转变后,老年人不健康主要是因为慢性病,慢性病是导致老年人健康下降和身体机能受损的主要诱因。数据显示,我国2.49亿60岁以上老年人中,超过1.8亿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和多种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老年人患病率最高的前五种疾病为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失能是老年人带病生存的特殊状态。目前我国城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规模超过4000万人,比重高达18.3%。欧洲健康、老龄化与退休调查和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比较了不同国家65~74岁和75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吃饭、洗澡、穿衣、上下床、上厕所五项基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中有一项及以上功能受限的情况。
结果显示(世界卫生组织,2016),中国老年人五项自理能力中至少一项受损的百分比分别为20%(65岁至74岁年龄组)和36%(75岁及以上年龄组),虽然低于印度、加纳、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但比发达国家都高,比健康最好的国家如瑞士、丹麦、荷兰等高很多。老年人随增龄身体机能下降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考察老年人健康时,年龄无疑是一个重要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