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形象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和意义(2)
所以,当他在屏幕上出现时,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辩论时神采飞扬,挥洒自如,颇得选民的好感。相反,尼克松由于准备竞选活动,天天忙得不可开交,十分劳累。辩论前又没有听从电视导演的规劝,进行必要的修整。
为了给观众一个好的形象,尼克松便在上电视前对面部做了一定的修饰。由于脸上化妆时打了很多深色的粉,而使他在屏幕上显得精神疲惫,声嘶力竭、表情也很不自然。最后竞选的结果可想而知,登上总统宝座的不是尼克松而是肯尼迪。一位历史学家曾形容当时的尼克松是不爱刮胡子和出汗过多的人他怎么不要失礼。”“他让全世界看来,好像是一个带着忧郁感等待着电视广告告诉
1968年尼克松打算东山再起,与约翰逊竞争美国总统的宝座时,他认真吸取了败给肯尼迪的教训,决定在美国选民面前塑造一个健康的、充满自信的个人形象。为此他找到了为美国总统竞选人效力了20多年的著名政治公关专家、被人们称为“利用媒介塑造形象的奇才”罗杰•艾尔斯。
在艾尔斯的设计和指导下,尼克松在电视竞选演讲时克服了自卑心理,在选民们的面前展现出了一个潇洒、健康、自信的总统候选人新形象,取得了连尼克松本人也没有想到的奇效。最终尼克松战胜约翰逊如愿以偿地成为了白宫的新主人。
通过以上《三国演义》和肯尼迪与尼克松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个人的外貌形象,不仅关系到自己本人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也对自己所代表的组织群体的事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