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明上河图》看当年汴粱城的花花美景(2)

从《清明上河图》看当年汴粱城的花花美景(2)

就是这幅似乎包罗万象的名画上,单单缺少了两种市井常见的动物——马和羊。按常理要让二者出现的地方,往往用黄牛或者毛驴代替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就看出门道了。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辽史》说得很清楚:与宋互市时,马与羊不许出境。同书也说及辽与金决战时不失去战马之来源关系极为重大。这限制马匹南下的禁令,也可以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看出:画幅上,开封之大车都用黄牛水牛拖拉,可见马匹缺乏。马匹原来也可以在华中繁殖,只是受当地农业经济的限制,其耗费极难维持,而且在精密耕作地区所育马匹一般较为瘠劣。”

也就是说,辽金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中原垂涎欲滴时,是有自己的规划策略的,不放马匹入宋。宋王朝的战备物资缺马困窘,就把民间的马和羊都调动去前方了。马匹,是必不可少的交通与战略工具,羊皮则要制作营帐、军服。

钱穆在他的研究中讲到,在中国只有两个地方出产马,一在东北,就是所谓蓟北之野,即今热察一带;一在西北,甘凉河套一带。一定要高寒之地,才能养好马。养马又不能一匹一匹分散养,要在长山大谷,有美草,有甘泉,有旷地,才能成群养,才能为骑兵出塞长途追击之用。而这两个出马的好地方,在宋初开国时,一个被辽拿去,一个被西夏拿去,增添着人家的筹码。

这样一来,宋朝的马匹多为贸易得来,其军事致命弱点也就在于马匹的缺乏,宋军队编制也就以步军为主。而岳飞之所以最受百姓爱戴,屡屡胜仗不断,正因为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打了胜仗又可以在战斗中缴获大量马匹,如此循环不断壮大。

王安石的新法中,有一面训练保甲一面又注意到养马的方面。但在中原养马很不方便,据当时的人们估计,养一匹马所需的土地用来种田,可以养活二十五个人,这让人算起来很不划算。王安石不得己,定出保马政策,让民间到政府领马养。把马寄养在私家,一匹一匹分散养,平时民间可以利用领养之马,遇到战争需要,再临时集合,却不晓得马在温湿地带饲养不易,很容易生病死亡。马死了要赔钱,于是农民把养马看作苦事。政府却要摊派,于是保马变成秕政。其实这一方法,纵使推行有效,遇到战事,一群赢弱之马,也未必真有用。

《清明上河图》向后世透露出宋代国防上所遭遇的大难题。问题没有解决,北宋末期那昏庸的朝廷也无法解决,金人已经南下,两个皇帝与《清明上河图》就一同被虏去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