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是哪五个民族,最终是被谁结束的?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末年国力衰弱之际,少数民族陆续在北方地区建立的政权。“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民族。
西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北方少数民族趁机起兵,进入中原。在百余年间,胡人先后建立了数十个政权,史称“五胡乱华”。
汉末三国以来,汉族统治者为加强对各少数民族的控制,补充内地劳动力和加强军事实力,经常招引和强制原居住于边疆的少数民族人居内地。魏晋时期,出现了少数民族内迁的高潮。
各族内迁以后,与汉人杂处,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同时也受到魏晋统治者的歧视、压迫与奴役。
因此,反抗不断发生。西晋八王之乱使统治者自顾不暇,无力再控制内迁各族。各地流民起义的同时,各族上层分子也抓住时机起兵反晋,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匈奴贵族刘渊。
304年,刘渊起兵于今山西,定国号为汉,自称汉王,以争取汉人的支持。308年,刘渊称帝。从刘渊建国到北魏统一北方的130多年时间内,各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和汉族官僚地主,在混战割据的北方纷纷建立政权,史家称之为“五胡十六国”。
五胡乱华是由北魏帝拓跋焘结束的。公元439年九月,北魏拓跋焘统一中国北方地区,五胡乱华的局面结束。
有学者认为,匈奴刘渊、刘聪、刘曜和后来的羯族石勒、石虎,都是以武力颠覆汉族的西晋、建立少数族新朝的标志性人物。他们登极前后,利用图谶宣扬各自政权的合法地位。
“五胡”的称谓大约由此而产生,其最初的涵义,就是指这五位率先入主中原并长期称帝的“胡”族首领。
东晋十六国末期,“胡”的涵义扩展,此前活跃于北方的各主要少数族——匈奴、羯、鲜卑、氐、羌——一统统被纳入其中,“五胡”的新概念形成。
为与东晋争正朔,五胡王朝依托中华传统的夷夏互变、地域以别华夷理念,自居"中国"以示五胡居"中国"而变为华夏。
五胡到了中原,用了汉族的礼制,就以中夏自居,就称其他胡人为戎狄,称南朝政权为“岛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