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置与土断是一个什么样的户籍政策措施?
侨置与土断是历史上东晋政府为解决南渡的北方人口的户籍问题而推行的户籍整理措施。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是侨置和土断呢?下面我们分别解释一下,供参考。
一、什么是侨置
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东晋南朝政权利用侨寄的方法,设立了众多的侨州、侨郡和侨县,以安置北方南迁来的移民(侨人)。
政府在移民聚居之地,按移民原籍所在的州、郡、县的名称设立临时性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登记和管理,并以流民中的大族担任刺史、太守和县令。
二、侨置政策的影响
侨州郡县原意本是寄寓,并无实土,侨州郡县的户籍亦只属于临时性质,著籍者可享受免除徭役的优待。
侨州郡多在丹阳、晋陵、广陵等郡境内,在行政管理上造成诸多不便,统属亦十分混乱。具体来说:
首先,版图混乱。侨置郡县林立“一郡分为四、五,一县割成二、三”。仅在江苏南部一带,就有侨郡33,侨县75。
其次,影响财政。侨置郡县和侨人不征租税徭役,士族地主乘机广占田地,大量隐瞒人口,严重影响封建国家财政收入和徭役的征调。
三、什么是土断
为解决侨置引起户籍混乱、从而影响财政收入的问题,从晋成帝开始,东晋南朝曾多次实行土断。
所谓土断,就是以土(居住地)作为断定户籍的依据,使之著籍,取消侨人原来的临时户籍(白籍),改由居住地编制统一的黄籍,同时也取消了侨人免除调役的优待。
四、土断政策的实施效果
兴宁二年(364年)三月,桓温主持庚戌土断,严厉清查户口,对隐匿人口的豪族地主也给予惩处,收效很大。
义熙九年(413年),刘裕主持的义熙土断也很有成效。土断的实施,使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明显增加,出现了“财帛国丰”的局面,为桓温在369年大举北伐,组织北府兵,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