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制度是谁创立的,是一种什么制度?

八旗制度是谁创立的,是一种什么制度?

八旗制度是清代满族的军事、社会组织形式,它的创建者是清朝开国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八旗制度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结伴而行的狩猎活动因人数增多而需统一指挥,其指挥者称为牛录额真,这个多人集体即称为牛录。

八旗制度是谁创立的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过程中,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在原有牛录组织的基础上,初创黄、红、蓝、白四旗。四十三年(1615年),又增添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合为八旗(满语称“固山”)。

每旗设固山额真(都统)一人,下辖五甲喇额真(参领),每甲喇下辖五牛录(佐领),每牛录初为三百人。每旗所辖牛录的数目,以及牛录下的丁数,时有变化。

凡八旗成员分别隶属于各牛录之下,平时从事生产,战时负戈从征。出征时,军械粮草自备。八旗子弟都有当兵的义务,被选入伍,即为八旗兵。

皇太极时,新降附的蒙古人和汉人增多,分别编入“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共二十四旗。

入关后,于摄政王多尔衮死后,顺治帝收掌起所领之正白旗,于是称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为“上三旗”,余称“下五旗”。

从清初起,满族统治者以大部分八旗兵于屯驻北京附近,俗称“京旗”或“京旅”,而将其余部分分别派到全国各地若干重要城市和据点防驻,利用八旗兵丁加强对本民族和各族人民的控制。

驻防八旗主要形成以下几条驻防线:运河驻防线(京师、德州、京口、杭州)、黄河驻防线(德州、开封、西安)、长江驻防线(江宁、京口、荆州、成都)、东南沿海驻防线(杭州、福州、广州)。

此外,还有京畿驻防线、关外驻防线、塞外蒙古编旗驻防及甘肃新疆驻防线等等。

清廷根据旗民分治的原则,在驻防地为旗人筑城别居,或者在城内划出一角令旗人居住,通常称之为“满城”。

总的来说,作为军事组织,八旗兵和绿营兵共同构成清统治全国强有力的工具;作为行政机构,在东北地区,八旗各级署衙与州县地方官并存,直至清末。

八旗制度与清政权相始终,它既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终走向衰败没落之路。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