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子出现在哪个朝代、有什么历史意义?
交子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年间流行于四川、陕西地区。
交子是我国使用纸币的开始,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
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北宋初年,即公元十世纪末叶,发行于成都,随即发展成为两宋川蜀地区通用的法定货币。交子是铁钱不便于流通与交换的产物。
当时,为了解决金属货币不足和流通不便的问题,宋真宗初年益州十六户富商联合印造了一种铁钱代用券,叫作“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
交子上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样,签了押字,做了暗记。收到某人交来多少钱,就在交子上登记数目,可作现钱使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分铺。
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也越来越多的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
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正是这一步的发展,使得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成为了真正的纸币。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宋廷收夺私人发行纸币之权,在益州设立交子务,由政府负责印制和发行官交子。
到宋神宗时,交子流通扩大到陕西、河东等地。
宋徽宗时,实行币制改革,交子改称钱引,流通范围更广。但钱引不备本钱,又大量印发,因而不断贬值,成为社会的一大祸害。
不过,钱引用黑、青、红三色套印,是我国多色印刷术的鼻祖,在世界史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交子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