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通宝是哪个朝代的钱币?
开元通宝是唐代铸造的货币。隋末战乱,币制混乱,货币大幅贬值,百姓生活非常困苦,争需进行经济改革。
唐初,始于汉代的五铢钱在全国已流通700余年之久,期间历经王朝盛衰,大小轻重已无统一标准。
当唐朝局势稳定后,为适应其统治需要,唐高祖于武德四年(621年)七月,颁诏废五铢钱,由唐高祖李渊亲自主导,给事中欧阳询监制,改铸统一的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简称开元钱或通宝钱。开元即“开国奠基”之意;通宝则有“流通宝货”之内涵。新钱得轻重之宜,史载“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开元通宝是唐代第一种货币。由于其质量合理,通货控制得当,钱币做工比较精美,故深受百姓喜爱。
一般的开元通宝每文重一钱,每十文重一两,每贯(即一千文)重六斤四两。每文重二铢四絫,折合质量约4.2克。
但在唐玄宗开元年间,由于处于盛世,开元通宝的铜料增加了一到二成,这时的开元通宝质量约为4.5克至5克,因而厚重的开元通宝也多半是此时铸造。
在样式上,初唐开元通宝光背无文,中唐起钱背开始有星、月及其他纹饰,晚唐会昌开元则在钱背面加上钱局所在地名。
在规格上,开元通宝基本是小平钱,但唐代也铸有少量“开元通宝”折十大钱,属开炉纪念性质。
唐代开元通宝的铸制与流通,在我国钱币形制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在钱币铸造的形制和重量上,开元钱成为唐代以后各代铜钱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