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出现在哪个朝代,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开明盛世。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期间,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被后世史家誉为盛世,称为“文景之治”。
西汉前期,文帝与其子景帝相继在位,采取了“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等一系列政策,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人口增加,人民的生活状况也有较大改善。
一、文景之治的具体措施
1、鼓励生产发展,增加税收的来源,重农抑商。汉文帝曾多次劝课农桑,对商业加以抑制,征收较多的工商税来充盈国库。
2、倡俭禁奢。朝迁曾多次下诏不准地方向国家进贡奢侈品,禁示官吏购买黄金珠玉等产品。
3、提出“贵粟”政策。通过各种奖励政策,稳定粮价,文景之治使得全国上下的粮食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4、与民休憩。减少田费,恢复十五税一。
二、文景之治的社会效果
至武帝即位之初,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史记•平准书》称:“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
这一记载虽不无溢美之词,却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但文、景时期外有匈奴的严重骚扰,内有吴楚七国的叛乱,所谓太平盛世实际上存在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
文景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