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传统,何为文化?(2)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文化大讨论,一个最大的失误,就是把现代和传统完全对立起来。误以为要建立现代化中国,文化要现代化,就要把传统都抛掉。
所以,在那个时候,其实一直可以追溯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都有同样的问题,就是走极端。认为要建设新文化,就必须要和传统文化、传统观念彻底决裂。
其实,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传统是现代的源头,你想抛也抛不掉的。现代文化的源头还是在传统当中。从“五四”的时候起,就有人提倡“全盘西化”。中国人再怎么西化,可是你的饮食习惯总改不了,不可能全民都去吃面包牛奶,不吃米饭面条。
饮食习惯是一种行为,是一个共同体的共同行为;语言更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对共同体的一种限定,也不可能全部人都讲英文,不讲中文。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倒过来,现代是传统的发展,你也不能墨守成规。如果觉得守住老祖宗这点东西就够用了,这样也是不行的,一定要有发展。如果没有发展,那么我们现在可能还在住山洞,穿兽皮呢。中国人尚古、好古,觉得古的东西总是好,总是对的。
三皇五帝时代好像是最好的,那就回到三皇五帝时代去嘛。我想,没有人愿意回去。我们不能守住传统就不发展了,越往前推就越好,这样也不行。所以,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一定要处理好,这个国家的文化才会有生命力。
你割裂了自己的传统,抛弃传统,那么你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就一定没有生命力,因为你没有源头了。
倒过来,如果你这个文化不发展,也是没有生命力的。你总要发展,总要融入新的因素,总要融入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的精华。
凡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代,总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吸收了外族文化,使中华文化出现一个繁荣时期。
举例说,隋唐时期是最典型的了。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汉民族融合了北方许多少数民族。汉族政权从北方迁到南方,南迁的汉民族也融合了许多南方的少数民族。有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民族文化大融合,然后才会有一个“盛唐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