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是怎么来的?
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诗经》)、《书》(《尚书》)、《礼》(《礼记》)、《易》(《易经》)和《春秋》。
一、四书
四书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孟子及其弟子、曾子和子思等的思想言论,是儒家传道授业,进行教学的基本教材。《大学》《中庸》本来是《礼记》中的两篇,后来单独成书。
北宋程颐、程颢两人曾大力提倡这几部书,认为《中庸》和《大学》同《论语》《孟子》表达的都是儒家的基本思想。
朱熹将四部书编在一起并作《四书章句集注》。因相传四书出自孔子、孟子、曾子、子思四位儒家代表人物,所以也称“四子书”。
二、五经
一般认为儒家本有“六经”,因为秦朝以后《乐经》失传,只留下“五经”。五经是作为儒学研究基础的五本经典书籍,据传五部书全部经过孔子的修订。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五经列入官方学说,设立五经博士,自此正式称“五经”。其中: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尚书》主要记录了中国上古的历史事件和文献。
《礼记》主要记载了秦朝以前的礼制。
《易经》即《周易》,是一部“卜筮(占卜)”之书,其内涵博大精深,是儒家与道家共同的经典。
《春秋》记录的是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基础典籍,包含有许多早期的儒家核心思想,也是进行儒学教育较为基础的教科书,对儒学的发展和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