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体是什么意思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哪部书?
编年体是什么意思呢?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
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避免叙事重复。缺点是记事按年月分列杂陈,不能集中叙述每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难以记载不能按年月编排的事件。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
但是,一般认为我国最重要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则是北宋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一般讲到编年体的代表作,总是指这部《资治通鉴》。
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的工作非常艰巨。在资料搜集方面,单是正史有17种,参考的野史、谱录、别集、碑志等杂史有三百多种,加上皇家图书馆的藏书,可以想见当时资料的丰富。
《资治通鉴》写作时间一共花了19年。由于过度劳累,司马光完成著书时已经“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
此书完成后两年,司马光逝世。书名为宋神宗所定,取意“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资就是帮助,有益。治就是政治,统治。通,就是历史从古到今,一直通下来。鉴,就是镜子。《资治通鉴》就是帮助统治者,怎么把历史的经验,成败得失,拿来当一面镜子对照,看看要怎么治理现在的国家。
以前的历史研究一直脱离不了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政治,为了治理国家。所以中国的史学研究往往是以政治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