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传写本与刻本问题(2)
又,敦煌附近沙漠地带亦发见汉简。王国维氏曾根据它著了《流沙坠简》等书。此外西北各地发见竹木简书,还有多起。
自印刷发明后,手抄本之古书,常常可以校正印本的错误,所以非常宝贵。清乾隆修《四库全书》,因卷帙浩繁,亦未曾付印,仅抄写七份,分存七处藏书楼。
刻本以宋版书为最珍贵,但宋版不止一种,其中也有错漏较多的。其次元刻的书,也比较被人重视,清代殿版及私人刻本,有名的也不少。过去有些藏书家,专门搜集善本书,因而发生版本之学。
其实版本的正确性是比较的,无论什么版本,经过数千年的传写与翻印,错误总是难免的,不过有多少不同或此正彼误的分别而已。现在印刷术进步,许多善本书,都经书商影印行世,我们如果不是古董收藏家,专为读书起见,那么有善本的影印书,就很可以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