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特点
印度是多民族国家,而且还受到中东地区及西洋文化的影响,而且南北的饮食习惯差异很大,印度的饮食有几个特点:
一是喜欢吃有辣味的饭菜,南方更辣些,这是因为气候炎热,辛辣食物易于排汗。
二是喜欢喝茶,茶中有糖有奶,呈稀粥状,气味芳香且富有营养。
三有喝生水的习惯。
印度受宗教影响,有的人不吃肉,但印度生产各种豆类,大豆、绿豆、红豆、蚕豆、扁豆等。他们有极其丰富的水果资源,如桔子、荔枝、香蕉、菠萝、芒果等。
印度调料丰富,如姜、蒜、肉桂、丁香、茴香、芫荽、小豆蔻、阿魏等。
印度人爱吃咖喱粉,咖喱种类多种多样,除了可以用于荤菜素菜中作调料外,还可以起活血、止血的作用。
印度人喝水,口不沾杯,直接倒入口中,一直咽到肚里。印度人吃饭用右手抓食,甚至可以用手将菜汤与饭搅拌一同送进嘴里。绝不能用左手吃饭、握手,他们认为左手是肮脏的。
印度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他们认为不能杀生,不能吃引发兽性的肉类,只有吃素才能提高人性,远离兽性。在印度旅行,侍者给外国人端肉食,没有忌讳,给本国人端饭之前一定要问明食素还是食荤。餐馆有两个入口,分别挂着"素食","荤食"的牌子,两个餐厅有严格的界限。
印度教徒不吃肉,也不吃蛋,印度婆罗门种姓大半是素食者。南印度大部分人都主张吃素,种姓越高,索食者愈多。在北印度只要分清吃荤吃素即可,在南印度吃素与否与社会地位或精神修养有直接关系。
印度人饭后有嚼槟榔的习惯。他们把槟榔切碎,放上各种辛香料、石灰,做成叫做"旁"的食物,在饭后放在嘴中咀嚼。"旁"有药物的作用,可以促进消化。嚼槟榔,会把满嘴搞得红红的,吐出的渣子和唾液也是红色。他们不仅自己喜欢吃,还盛在盆中以待客。
旁遮普的名菜"坛多力",是一道融合了印度香辛料文化与伊斯兰教肉食文化的食品。"坛多力"是"烘鸡",使用一种陶制的壶形烤坛烘制的。
印度还有一种巨形"坛多卤",仅壶口部分就能围坐几人,这种大型炊具一般只有餐馆才有。在开始烹调的数小时之前,在壶底引火烧热,再将用多种香料混合汁浸泡一天后的整鸡,穿在铁杆上,放入烧热的"坛多卤"内烘烤,烘熟后的鸡又亮又红,发出诱人香味。
印度人以吃咖喱而闻名,咖喱是混合各种香辛料的粉末。印度咖喱主要由生姜、茴香、圆佛手柑、郁金、可可、椰子等粉末混合而成。目前印度的咖喱饭仍是普遍受欢迎的大众食品,咖喱鸡,咖喱排骨也是很下饭的菜。
但是,印度并没有现成的咖喱粉成品,厨师在烹调中,根据不同的肉、鱼、菜等现场配制,现调现用。
在印度,调咖喱是一种特殊的技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调制方法,一般家庭都有家传的咖喱调制法,甚至判断家庭主妇巧与拙都以调咖喱来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