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是如何忽悠魏国并瓦解合纵联盟的
公元前三世纪初,秦国日益强大,张仪想离间六国间的相互关系以瓦解合纵阵容。
于是,张仪最先选取了魏国作为突破口。他用软硬兼施的手段,先是为秦国出谋攻伐和夺取了魏国曲沃平周和蒲阳等城邑。魏国危在旦夕,张仪抓紧时机再次游说魏襄王。他说:
魏国土地不到一千里,军队不过三十万,地势平坦开阔,夹在诸国之间,就如车轴的中心。如果魏国像秦国一样,强大得想打谁就敢打谁,这样的地理位置就会很有优势,因为可以向四方扩展领土。
魏国的南边有强大的楚国,西边有居心叵测的秦国,北边有贪得无厌的赵国,东边有虎视眈眈的齐国,只守卫边疆就需要不下十万兵力,耗费巨大,魏国难以支持。这几个国家就像几只大脚,如果一只脚踩魏国—次,魏国不死也要重伤。
更令魏国人感到痛苦的是,魏国都城四周没有山川险要作为屏障。从韩国国都新郑到大梁只有两百多里,—路十分平坦,敌人的战车倏忽而至,十分危险。
分析完地理位置后,张仪开始剖析魏国的利害。张仪说,魏国属于兵家必争之地,是一个天然的战场。魏国与周边诸国相交,为了自身利益不可能一视同仁,必然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
如果魏国与南方的楚国交好,忽视东边的齐国,齐国不甘心必然侵犯魏国的东部;如果魏国极力结交齐国,将所有的好处都送给齐国,被冷落的赵国必然侵犯魏国的北部;如果魏国诚心与楚国、齐国和赵国交好,不理睬西边的秦国,秦国必然进攻魏国的西部。
一个国家夹在几个国家之间就像坐在荆棘丛中。如果魏国还是以前的魏国,这些刺不能刺伤它。可如今,秦国将魏国的盔甲给撕破了,魏国现在等于以肌肤接触四周国家的荆棘。
张仪说,诸国赞同合纵的目的只有一个,凭借它使国家安宁,百姓富足,军队强大,君主受到尊崇,名声得以彰显。合纵诸国歃血盟誓,相约为父兄昆弟,立誓互不侵犯。这些都只是形式,都是虚的,不切实际。合纵只是理想,却不能代替现实。张仪举例,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尚且有为了钱财而争斗致死的事例,何况合纵诸国本就觊觎别国的土地,企图称霸天下。
张仪指出其中利害,魏襄王十分害怕,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见魏襄王七分害怕,三分犹豫,张仪向前迈一大步,诱惑魏襄王侍奉秦国。秦国实力最强,凡是小国、弱国都想躲在这棵大树下避雨遮阳,秦国发话没有哪一个诸侯国敢不听。如果各诸侯国敢违背秦国的意志,秦国就用武力解决问题。
如果魏国不侍奉秦国,秦国就会立即挥师东渡黄河,占领魏国的卷、衍、燕和酸枣等地,夺取魏国的阳晋。一旦阳晋被秦国控制,赵国就被切断,必然无法南下救援,同时魏国也无法北退,合纵的优势就会破灭,魏国会立刻被秦国孤立。韩国将不堪一击,在强秦的威胁下必然归附。一旦韩国归附秦国,秦、韩军队合击魏国,魏国的灭亡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