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盘庚迁殷的问题

谈谈盘庚迁殷的问题

《古本竹书纪年》称:“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日殷虚,南去邺州三十里”。《尚书•盘庚》也说:“盘庚迁于殷”,“盘庚作,惟涉河以民迁。”

盘庚所迁的殷或殷墟,实即《史记•项羽本纪》所说的洹水南的“殷虚”,也就是今甲骨文主要出土地,安阳西5里之小屯,其地在黄河之北。

盘庚自奄(山东曲阜)迁殷(河南安阳)必经黄河,所以《盘庚》说:“涉河以民迁”。这本来是没有问题的。只因为《尚书序》说:“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殷”字前加了一个“亳”字,使注疏家、史学家错误地理解为这是指黄河以南的“亳”。

其实,凡是商的先公先王停踪之邑都,都可能留下“亳”名,“亳”可以有好多个。黄河北安阳的殷墟当然也可以称“亳”。以这种看法去读《尚书序》,就能文从字顺,没有什么可疑了。

司马迁见《尚书序》说盘庚“将治亳殷”,错误地认为这是指黄河南的“亳”,于是说:“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他知道商纣亡国时在河北,于是又不得不接着说:“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

可是,武乙之徙毫无根据。所以,司马迁所谓盘庚迁殷为渡河南迁,是完全错误的。

关于这个问题,晋人束皙则说《尚书序》的“亳殷”是错字,他说:“《尚书序》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旧说以为居亳,亳殷在河南。孔子壁中《尚书》云:‘将始宅殷’,是与古文不同也。《汉书•项羽传》云:‘洹水南,殷墟上’。今安阳西有殷”。我们认为束皙所见之壁中书,可能确是“将始宅殷”,但《尚书序》“将治亳殷”未必是错误的。这两种文献记载,文字上虽略有差异,从意义上说,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指盘庚迁往安阳的殷墟。

过去传统的说法谓自盘庚迁殷后,商又称为殷。但甲骨卜辞中没有“殷”字,从卜辞看,商人自己是始终称“商”而不自称为“殷”的。郭沫若说,周初铜器中才称商为殷。起先是用“衣”字,后来才转为“殷”。并谓周人称商为衣、为殷,大约出于敌忾。这是对的。

从上面的讨论看,汤以后至盘庚的居地,有亳、嚣(瞰)、相、耿(邢)、庇、奄、殷等七个。假如《世本》所说的“太甲徙上司马”可信,则有八地,迁徙的次数为七次。可见“五迁”之数不足信。至于所迁的这些地方,都在华北平原,大体上俱处于距黄河两岸不远的肥沃地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