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的乐器与音乐的五个特点
商代的统治阶级在锦衣玉食的生活中,必然也要求相应的娱乐。歌舞升平是他们娱乐的一个方面,于是,在音乐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文献上记载,商汤时即有了一些乐章,名曰《大护》、《晨露》、《九招》、《六列》等;商纣时乐器已有大鼓、钟、磬、管、箫等。商纣并命师延“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可以推想当时的音乐水平是不会低的。
1950年春在安阳殷墟武官村大墓出土一件极为完好的大石磬,长84厘米,高42厘米,厚2.5厘米。正面雕着一个虎形动物,作张口吞食状。线条刚劲优美,宛然欲动。
若把它悬挂起来,它上面的斜边与自然垂直线成三十一度的角度。微微敲击,音韵悠扬清越,近于铜声。这是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两件乐器之一。
后来又在安阳小屯的“妇好墓”中发现一个鹦鹉刻纹磬和一个“妊竹入石”刻纹磬。前者形体较小,作鹦鹉的形象,刻有单线图案;后者体长44厘米。两者石质似玉,俱极精美。
铙和磬这两种乐器,在当时都是一组三件、三音。在辉县发现的三个陶埙,陶埙下面正背皆三孔。我们从二组铜铙皆三件三音,陶埙皆三孔三音上推断,商人当时已有三度协合的观念。音乐学家对部分乐器试行测音的结果是,可以肯定商人的音乐水平已相当高了,据说已具有下列五个特点:
(1)有一定音程关系的组合,不是偶然的组合。
(2)这三音组合可以奏出曲调。
(3)从小陶埙连续八个半音的存在,知商代确有了半音观念。
(4)商代已有比较固定的音高观念。
(5)商代的铜铙是旋律乐器。十二律体系的历史基础,在商代已经奠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