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是什么样的思想?

“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是什么样的思想?

“小国寡民、无为而治”都是老子所主张的政治思想,是诸子百家中道家学派的重要思想内容

“小国寡民”就是指国家要小,人民要少,这样能使国家和人民安定;“无为而治”就是提倡统治者要行清静之治,少动用人民的人力物力,使国家治理良好。

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认为人民贫困以及敢于冒死反抗统治,是因为统治者贪得无厌的剥削。统治者的生活奢侈,或大兴土木,或进行战争,都要消耗人民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在老子看来都是“有为”。

所以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实际就是要求统治者减少自己的欲望和对人民的剥削,让人民自然地生存发展

老子认为当时社会混乱,是因为人们欲望太多,法令太多,太讲求知识和虚伪的道德。大家都在争抢名利,因而产生混乱,而强调仁义忠孝恰恰是因为真正的道德都被废弃了。所以老子认为不要追求知识、名利,才能使百姓安定、各得其所,这就是“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是老子心中最理想的国家状态,认为“国家要小,人民要少,不使用器具、车船、武器,不要文字知识,让百姓看重生命而不到处迁徙,让人民吃好喝好、安居乐业。

相邻的国家能互相听到鸡、狗的叫声,人民却互不往来”。老子认为这样的国家最稳定,人民最安定,也最能富足。

“小国寡民”和“无为而治”是老子消极的政治思想,同时,老子认为人生也应该是“无为”的,认为要成为圣人,就要放弃智慧,减少欲望,不同别人相争,就像婴儿一样。

他认为这样才能够达到精神的最高境界。这种“无为”,是道家重要的思想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