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是什么意思,讲的是谁的故事?
约法三章的意思,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语出《史记•高祖本纪》,与汉高祖刘邦的有关。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秦军围攻巨鹿的时候,楚怀王与项羽、刘邦约定,先入关中灭秦者为关中王。
到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兵首先进入咸阳后,秦王子婴迎降。
刘邦入城后,本欲住在秦帝宫殿里面,后经张良等人劝谏,便封存秦宫中财宝,退出咸阳,将十万大军撤驻城外霸上。
为了取得民心,刘邦又召集诸县父老豪杰,郑重地对他们说: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秦法规定,诽谤者灭族,偶语者弃市。我来时曾与诸侯相约,先入关中者为王。如今我当为王,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官复原职。”史称“约法三章”。
可以说,“约法三章”是秦朝末年刘邦入关后为稳定关中社会秩序而采取的措施。刘邦凭借简明扼要的约法三章,很快便树立起了新政权威严天下、取信于民的形象。秦人争以牛羊酒食飨劳军士,唯恐刘邦不为王。
约法三章对于争取民心、恢复关中社会秩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以后战胜项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