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药性及其功效
茯苓,又名茯神、松苓、松薯,是一种真菌类中药,为多孔菌科卧孔菌属(茯苓菌属)茯苓的干燥菌核。
茯苓主要寄生在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的根上,早在《名医别录》中即有记载:“茯苓、茯神,生太白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阴干。”
碧松之下多产茯苓,如李商隐《送阿龟归华》咏吟道:“草堂归意背烟萝,黄绶垂腰不奈何。因汝华阳求药物,碧松之下茯苓多。”
茯苓的形状有块状,球状、椭圆状等,表面粗糙,内部白色或粉红色。过去由于认识水平有限,认为茯苓是“受松之灵气而结”。
对茯苓基原的现代揭示,始自于19世纪,国外医药学者和生物学者通过观察认识到,茯苓是一种低等生物真菌。但直到1922年,德国生物学家在发现了茯苓的子实体后,完成了茯苓的有性世代研究,茯苓是一种真菌的菌核才得到证实。
茯苓过去以云南所产者晶质最为上乘,故有“云苓”之称,属地道药材。安徽省所产者名“皖苓”,尤以安庆一带所产的茯苓以硕大著称,称为“安苓”。
《滇南虞衡志》有这样的记载:“茯苓,天下无不推云南,曰云苓。自安庆茯苓行,而云苓愈少,贵不可言。”同样,以产地而名之,福建所产名“闽苓”,湖北所产名“鄂苓”。现今以湖北省产量最大,湖北罗田县被称为“茯苓之乡”。
茯苓药用首载于《神农本草经》,称“茯菟”,并被列为上品,“主胸胁逆气……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本草纲目》载:“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坚如石者,绝胜。其轻虚者不佳,盖年浅未坚固尔。”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记载有113方,其中用到茯苓的处方多达四百余个。历代医学家都十分重视茯苓的医疗作用。
茯苓味廿、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常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
其药性平和,不伤正气,凡内而脏腑,外而肌肤,出现水湿痰饮为患,症侯无论寒热虚实,皆可随症使用,但多用于偏寒偏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