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道家和道教的区别与联系

历史上道家和道教的区别与联系

道家和道教并不是一回事,道家宗教化以后才产生了道教。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汉代的时候,道家思想非常兴盛,王公贵族、皇帝太后都信奉道家,甚至用来治国。无为而治,“约法三章”都是这种思想。

到了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了早期的道教,叫做“天师道”。张道陵的天师道为了和刚传进中国来的佛教抗衡,建立和扩大影响,就把老子尊为道教的祖师。

老子后来的名字又叫做太上老君,很多书都把老子极度神化了,说什么“生于无始之时,元气之先”。

其实,他本来只是一个学者、一个智者。到了唐高祖李渊的时候,因为他们李家的身世不是很清楚,很多人都说他们有胡人血统。所以唐高祖必须要找个人来抬高自己的老祖宗,继而抬高自己。

因为老子也姓李,所以开始把道教尊为国教,非常尊敬老子。唐朝历代皇帝都给了老子很多不同的尊号,并下令在全国各地立庙拜祭,所以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很多老子庙。

老子的封号,名字前面的头衔,长达25个字。老子的头衔“长生大主号太平,真正太一妙气,皇天上清金阙后圣九玄帝君”,就像我们现在的名片,有些人头衔很多,名片一面还写不下,背面接着写。

最初,道家和道教的思想是比较相近的,都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万物都是由这个道变化出来的。

但这个说法太抽象,也太复杂。你说农村目不识丁的老太太怎么理解?不理解怎么去信?所以道教必须把它人格化,于是就有了玉皇大帝,天兵天将。

起初,这些神祗背后是有一个个思想概念在那里的。不过到后来人格化的东西越来越多,思想内容慢慢就没有了,因为人格化的东西人人懂。

比如,《道德经》讲天地创始的三个重要过程,有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后来就演变成为“玉清、上清、太清”三个世界。这个还是太抽象,要进一步人格化,就变成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都有了名字。

元始天尊就是玉皇大帝,道德天尊就是老子。道教就离道家思想越来越远。

到了宋代,宋徽宗是道教的虔诚信徒,自称道君皇帝,是道教教主,又是皇帝。这种政教合一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道教成了国教,就产生了很多派别。

到了宋末元初,北方出现了王重阳的全真教。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被成吉思汗邀请去讲道。成吉思汗非常信任他,请他出来做官,被拒绝,丘处机说要去修道。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