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袖的起源,清代的马蹄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清代宫廷马蹄袖,是在正式官服上无论是夏季穿的单服、还是冬季穿的套服的袖口上,另外再缝缀上的形状如马蹄的袖头。
平时翻将上去,在朝见皇帝时,再将两个袖头放下,在称“奴才”下跪的同时,把两个前肢戳在地面上,行磕头礼。
清朝以前,在朝廷、官场之外的日常服装及平民百姓的衣服上,是绝对看不见马蹄袖的。
我们今天翻开历史资料,翻阅当时的文艺作品或者欣赏历史题材的戏曲影视时,没有发现过当时的读书人或老百姓,在与他人交际时穿着有马蹄袖的衣服,磕头如马仪的情景。
相反倒是常见有清朝官员“啪、啪”两声,打下马蹄袖,急趋跪下诚惶诚恐而又一成不变的跪拜程序。那么马蹄袖是从哪儿来的呢?
应该说是从明代服饰中借过来的。据中国古代服饰史专家周锡保先生研究:“清代虽然废除了明代的服饰,但在某些方面,很多还是沿用前代的。”周先生列举了官服补子,帽冠上的羽翎、帽顶等等。
由此可知,清代统治者一方面大肆排斥汉文化,歧视汉文化。另一方面却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汉文化,汲取汉文化汉传统服装宽袍大袖,但武土与劳作者却是窄口短袖,或配有袖套,便于骑射执械或生产劳动。
那臂长不及肘,颜色、图案各不相同,也是另装饰在袖口以上的。
在没有更多的证据证明马蹄袖是关外特产之前,我们只能暂时这样说:在清建立政权,入关后物质条件宽裕了,沿用明朝的一些服饰,加以改造,规范了自已的品官冠服。
马蹄袖,是其中的装饰,用于点缀在从皇帝、亲王至命官,及从皇太后、皇后至公主、皇子、福晋及八旗命妇的礼服上(便服、皮服不缀)。马蹄袖除了它的装饰作用和在跪拜中的象征寓意外似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试想,夏日挡在手背上是个累赘,冬天有皮毛御寒,那层薄马蹄也起不到挡寒作用;下跪时,那马蹄袖放下还是不放下,也不会影响动作。由此说它无实际用处,仅有装饰性的寓意,应该是有道理的。
因为清统治者在战马上取天下,马这畜性是得力工具之一。出于统治者的偏见,它从来不尊重人的尊严,将臣民视为牛马,如牛马一样驱使;视为奴隶,任意凌辱。事实上,在清圣主面前,臣子就是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