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编书还是毁书(2)

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编书还是毁书(2)

据统计,先后共有3800多人被录用,平均每天都有600人参与抄写工作。最后,抄录好的《四库全书》还要在总校官的安排之下,经过分校官和复校官的校对,再经总裁官抽查,才能最终装订成书。

经过10年的编纂,《四库全书》终于陆续编订完成。以纪昀为首的“四库全书馆”群臣们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由于乾隆生性好大喜功,动辄就对《四库全书》的编纂指手画脚,如此大的工程全靠人力完成,难免会有疏漏,再加上乾隆对文字的挑剔,纪昀等人不免被屡屡申斥甚至受到处分。

总纂官之一的陆锡熊在奉命去沈阳校对的路上病逝,总校官陆费墀也因为被乾隆申斥郁郁而终,死后甚至还被抄没家产。纪昀虽然受到乾隆的恩宠,幸免于难,但他一生为《四库全书》所累,也没有时间撰写自己的著作,只有一部《阅微草堂笔记》及数篇诗文传世。

编订好的《四库全书》共抄写了七部,乾隆仿效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形制,建造了七处楼阁以存放《四库全书》,它们是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沈阳故宫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镇江金山文宗阁、扬州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文澜阁。如今存世的仅有文渊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津阁本,另外文澜阁本部分存世。

平心而论,在《四库全书》的修订过程中,重新发现并整理了不少孤本和善本,此外还保存了从永乐大典中辑佚的将近四百种书籍,这是它有价值的地方;此外,《四库全书》开启了“乾嘉学派”重考据的学风,对国学的继承和发扬有重大的影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