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起源、习俗与忌讳知多少
端午节的起源则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左徒,因为坚持正义与统治集团内的腐朽势力斗争,屈原悲痛已极,便在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投汨罗江而死。
楚国人民每到这一天便用竹筒装米,投入水中来祭奠屈原。后人改用粽子(古代也叫角黍),即用苇叶或箬竹叶包裹糯米成三角形的一种食品,用丝线缚上,来作祭品,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现在每逢端午节,人们还是要吃粽子的。这一天还有许多其他风俗,如长命缕、插艾蒿、竞龙舟。
此外还有一些忌讳,如这个月中不要盖房子、不晾晒炕席等。所谓长命缕,又叫续命缕、五色丝等,就是把五种颜色的彩线编织在一起,俗语叫做五色线,然后戴在手和脚上,据说可以长寿消灾。
这种风俗解放初期在农村的很多地方依旧流行。有时也用彩布、彩绸等做成多种动物和五色线一起给小孩佩带,也能起长命消灾的作用。
插艾蒿,即这一天鸡叫前,上山采艾蒿挂在屋门上,有的插在房檐上,可以消除毒气。至于这种风俗起于何时,已难详考了。据《荆楚岁时记》说,有位叫宗则字文度的人,常常在五月五日鸡鸣之前采艾蒿,用它来灸穴位,很灵验。于是便在这一天竞采艾蒿,至今未衰。山东还有赠送五色线荷包的习惯,青年男女可以互相赠送以示友好。
竞龙舟,是说当时为拯救投江的屈原,人们便争先恐后地划船去救。这一习俗就是今天的赛龙舟。
至于忌盖房屋、晾晒炕席之俗,也有一些传说。可能江南之地,每至仲夏之时,气候变化大而多流行病,所以被称为恶月而多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