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学风?

战国时代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学风?

国学术精华,全在周秦诸子,不但哲学思想高深微妙,远过于后世儒家,即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也都在那时萌芽了,如法家的政治学,名、墨、儒、法各家的逻辑学,墨家、阴阳家的数学,阴阳家的天文学,兵家、墨家的军事学等。

诸子时代的学风,有最可注意之处,就是:

(1)有创造性,不相剿袭;

(2)为专家之学,易于求精;

(3)后学阐扬前哲,不为旧说所限,易于进步;

(4)各派互相驳辩,思想日益精密。

但当时何以发生这种百家争鸣的学风?那就以社会剧激变化为主要原因。

春秋战国时代,铁制农器已普遍使用,农业、手工业骤行发达,商业因而发生,大商人如弦高、计然、范蠡、吕不韦等人,不但富超王侯,而且操纵政冶,但旧时贵族,反而有很多没落起来的,因此新兴豪强希望有中央集权政治的出现,结束纷争割据的局面,以便利商工的发展,而旧时贵族,则希望恢复封建初期大小诸侯和平共居的局面,因此形成新旧思想的对立。

同时,各封建诸侯国,因地利的不同,经济发展又不平衡,造成了加紧兼并弱小的趋势,到后来七雄并立,斗争的规模更扩大,也更激烈,大家都想吸收人才来帮助自己,所以提倡讲学,奖进文化,已成了列国通行的政策。

当时文化中心,如齐国的稷下等地,为人文荟萃之所,对于学术研究的鼓励,是相当大的。

其次,就是知识的逐渐普及。因为过去知识全由封建贵族所垄断(所以《汉书•艺文志》说,诸子出于王官),由于贵族的没落,将知识带到民众中间去传播(如孔子在民间讲学),产生了许多新的知识分子。

另外,社会交通的频繁,首先是通商与外交的往来增多,打破了封建初期移徙住居的限制,使文人策士,也能自由奔走游说于各国,收互相观摩互相促进的效果。

诸子学说,无不为了“救时之敝”(《淮南子》),不过因其地位的不同,见解的各异,而造成种种不同的方案罢了。如墨家、法家以及儒家的荀子等,都是主张建立新的中央集权制的;如老子,是主张恢复旧时“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的;如孔子,是主张当时霸主实行尊王攘夷政策来恢复并巩固封建旧秩序的。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