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生名著阅读试题失分的原因有哪些?

初三学生名著阅读试题失分的原因有哪些?

要想了解初三学生名著阅读试题失分的原因,需要先简要分析一下中考语文学科名著阅读试题考查的重点。

整体看,中考语文学科对名著阅读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现为三个层级:

基础阅读,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与主题;

关联阅读,建立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个性化阅读,表达个人的阅读理解与感悟。

下面以北京中考语文学科的名著阅读题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2017年北京中考语文学科的名著阅读试题着重对名著阅读的整体把握与个性化阅读感受的考查,而且这种考查正处于加大关联阅读考查力度的阶段。

例如,对老舍的《骆驼祥子》与鲁迅的《朝花夕拾》的考查,重点在把握作品主要内容、简要了解作者、感知作品的艺术风格等方面。

试题对这两部名著内容的考查处于第一层级。又如,对《论语》的考查,要求从六则语段中任选一则谈谈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对《鲁滨逊漂流记》的考查,除了要求学生了解主要情节与主要人物,初步建立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外,还要求学生阐述阅读作品后所获得的启示。

试题对这两部名著的考查处于第二层级和第三层级。再如,对四大名著的考查,要求学生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任选一部,找出中心人物,并结合整本书说明这一人物在作品中是如何发挥中心作用的。

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在阅读完整本书后的独特感受,考查处于第三层级。

从2017年北京中考语文学科名著阅读试题的考查重点来看,对关联阅读和个性化阅读考查的力度较大,这要求学生重视从整体上把握名著作品,重视名著阅读的个性化思考与感悟。

下面再来分析初三学生名著阅读试题失分的原因

初三学生名著阅读试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首先,是在基础阅读层级

学生不了解名著的主要情节或主要人物,或者是虽然熟悉,但忽略了具体、细致的感受,只是大致了解而没有做到准确识记;

学生对于文言文语句的理解能力弱,没能读懂考题提供的文言文语段的语意,因而不能按照题目要求作出准确的回答。

学生没有掌握名著作品基本的艺术手法、艺术风格,在试题要求结合作品内容具体分析时,不能辨识作品中的相关内容,这些都是导致失分的原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