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饺子与陕西的饺子文化

冬至吃饺子与陕西的饺子文化

在民间,冬至这天几乎家家都要包饺子,吃饺子,这种习俗在东北、西北地区尤甚。

民间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据考证,这种习俗,是因纪念东汉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而流传下来的。

陕西的饺子文化

张仲景著有集医学之大成的《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后毅然辞官回乡。

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乡亲们面黄肌瘦、饥寒交迫。其中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冬至那天,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大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材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将其煮熟后,分发给前来求药的人。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肉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渐渐地,冻伤的耳朵就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出食物,称其为“饺子”或“扁食”。

现在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之恩。在南阳,至今仍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语。张仲景舍药是从冬至那天开始,一直要到大年三十、初一,所以,现在人们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大概也与医圣张仲景有关。

经过近两千年的变迁,不论在做法上、吃法上,还是内容上,饺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其做法和内容,变化最大。饺子从过去的“祛寒食品”“药品”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第一民间美食,民间早就有“好吃不如饺子”之说。新年的第一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首先要吃饺子。

当年,张仲景是把“羊肉和药材”包在面里边,煮熟后吃。而现在的饺子,虽然仍以煮着吃为主,但也有不少人把饺子蒸着吃、煎着吃、烤着吃。蒸着吃叫蒸饺,煎着吃叫煎饺,烤着吃叫烤饺。听说南方人也有把饺子炒着吃的,那可能就叫炒饺吧,可惜笔者没有吃过,不知味道如何。

热门文章